020-36204208

搜索

020-36204208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2019 广州思成舞台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1436号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黄园路135号绿地时代云都汇3栋612室 电话:020-36204208 网址:www.gzsich.com 邮箱:gzsich@126.com

友情链接:灯光音响安装 、丁丁灯光音响培训 、可变混响设计多功能厅设计演播厅设计XR演播室设计虚拟演播室设计文化中心设计指挥中心设计舞美设计电竞观演厅设计隔声设计音质设计中国酒吧设计网XR技术网中国舞台维保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广州思成舞台设计有限公司

>
>
室内声学设计_可变混响设计

声学知识

ACOUSTIC KNOWLEDGE

 

室内声学设计_可变混响设计

分类:
声学知识
作者:
来源:
2021/10/26
浏览量

     现代厅堂一般都有多功能要求(简称多用途厅堂),如既要满足会议话剧等语言清晰度较高的要求,也要满足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独奏等音乐丰满度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戏剧、歌剧、歌舞剧等兼顾语言清晰度和音乐丰满度的要求。为了达到最佳的音质效果,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声学条件。其中,混响时间是评价音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通常把调整和优化声学条件的技术称为可变混响技术。

可变混响技术分为建声可变混响技术和电声可变混响技术。电声可变混响技术是通过合理布置包含特定算法的电声系统,包括传声器、信号处理单元、功放和扬声器等系统,利用信号处理技术调整接收点的反射声序列(包括能量大小和延时),从而达到改变厅堂音质效果的目的。

电声可变混响技术的优点是对音质产生更加显著的调节作用;通过设置多种预置模式,可实现厅堂音质的“即时切换”,使舞台表演更加丰富灵活;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节省建设成本。缺点是只能增加而无法减少混响时间;若系统调节不当,易带来声染色和“电声味”,破坏声音的真实、自然听感。

1 电声可变混响技术的发展简介

195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发的AS(Ambiophony System)系统是最早的电声主动控制可变混响系统。1964年,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采用的AR(Assisted Resonance)系统是电声可变混响技术最早应用成功的案例之一,解决了该音乐厅中低频混响时间不足的问题。之后相继涌现出十余种算法不同的电声可变混响系统(表1),其中大部分系统至今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电声可变混响系统在国内推广和应用比较多的是E-Coustic、VIVACE和Constellation。国内在电声可变混响技术方面的成果之一是可变声学环境系统REAS(Room Electrical Acoustics System)。2017年,笔者在易科国际深圳总部多功能厅进行培训学习时,对多功能厅的E-Coustic Systems声学优化系统印象比较深刻,混响调节效果感觉显著。E-Coustic Systems技术已经应用在数百个空间,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声学增强系统之一。E-Coustic Systems采用专利信号处理技术,克服了将传声器和扬声器一起使用的基本物理问题——声反馈。经过沟通,笔者于2018年5月24日,专程到易科国际深圳总部的多功能厅进行建筑声学参量的测量,希望能从建筑声学的角度发现E-Coustic Systems听感比较好的原因。

2 多功能厅的建筑概况

易科国际深圳总部的多功能厅平均长、宽、高分别为17 m、11.6 m、4.8 m,面积约180 ㎡2,体积约864 m³。共设100个座位,地面铺地毯,墙面布置宽频带的吸声材料。多功能厅的平面图、剖面图见图1、图2,室内图见图3、图4。

图1 多功能厅平面图

图2 多功能厅剖面图

图3 多功能厅室内图1

图4 多功能厅室内图2

3 多功能厅声学参量测试结果及分析

测试的软件和主要设备为丹麦B&K7841——DIRAC Room Acoustics Software建声测试分析软件、B&K4292无指向球面声源、B&K2734测试功率放大器、B&K1704-A-002信号放大器、B&K4101A头戴式双耳传声器、列支敦士登NTI传声器M2230、德国SENNHEISER MKH800无线测试传声器(用于测侧向反射因子LF)、SENNHEISER SKP500无线发射系统、SENNHEISER EW500无线接收系统等。多功能厅本身的混响时间控制得比较短,仅约0.39 s,且混响特性比较平直。因此,多功能厅显然进行了专门的建筑声学设计和计算,在墙面和顶面合理地配置吸声材料或构造,为电声可变混响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以下分别从丰满度与清晰度、响度和空间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1丰满度与清晰度

从E-Coustic系统未开启和开启后的测试数据(表2)可以看出:混响时间 得到明显提升。早期衰变时间EDT变化比较小,平均仅增加约0.1 s;音乐明晰度 平均下降约3 dB;语言清晰度仅下降约0.04 dB,几乎没什么变化。从E-Coustic系统开启后的不同使用模式的测试数据(表2)可以看出:混响时间 随设置的模式有明显的变化。早期衰变时间EDT、音乐明晰度 和语言清晰度变化都比较小。

说明E-Coustic系统开启后的不同使用模式混响时间的延长,主要是通过调节后期反射声能实现的,早期衰变时间EDT基本没有变化。可以看出,该系统的设计者把语言清晰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即使混响时间明显提升,良好的语言清晰度也基本保持不变。 、EDT和 、 不同使用状态下的频率特性曲线见图5~图8。

图5 不同使用状态下 频率特性曲线

图6 不同使用状态下EDT频率特性曲线

图7 不同使用状态下 频率特性曲线

图8 不同使用状态下 频率特性曲线

3.2响度

从测试数据中的响度值G(见表2和图9)可以看出,开启E-Coustic系统后,G值相对会议模式增加0.2 dB,相对其他模式增加约0.4 dB。总的来说,响度增加比较小,基本上感觉不到墙面或顶面上的某个扬声器发出的声能。每一个扬声器单独的输出信号十分微弱,人耳基本听不到单个扬声器的响度。但是,来自房间不同方向、多个扬声器微弱声能的叠加,使听者感受到音量还是增大了。

图9 不同使用状态下G频率特性曲线

图10 不同混响状态下IACC频率特性曲线

3.3空间感

从测试数据(表3和图11~图12)可以看出,开启E-Coustic系统后,双耳听觉互相关系数IACC和侧向反射因子LF基本没有变化。

图11 不同混响状态下LF频率特性曲线图

空间感包括早期声引致的视在声源宽度ASW和后期混响声引致的环绕感LEV。ASW通常用双耳互相关系数来评价, LEV用来评价。从表4可以看出,ASW基本没有变化,LEV确实得到增强。但从数据看也不是混响时间越长,LEV就越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3.4亲切感

开启E-Coustic系统后,ITDG都是9 ms,没有变化。

4 测试数据简要分析

在常规的厅堂中,混响时间变长,清晰度或明晰度会降低。从E-Coustic系统开启后的不同使用模式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混响时间 明显增大,但是清晰度或明晰度却没有明显降低,基本没有变化。从中间位置测点的声能衰变曲线图(图12)可以看出,呈现出双折线(混响时间越长,双折线越明显),这是采用耦合空间厅堂的典型特征。从表5也可以看出,设有耦合空间的英国伯明翰交响乐厅和美国梅耶森交响乐厅,中频混响时间 明显增大,早期衰变时间EDT变化很小,明晰度 不降反升。2015年建成的巴黎爱乐音乐厅也采用了耦合空间(图13),同时具备高清晰度和长混响时间的丰满度。

图12 中间位置测点的声能衰变曲线图

图13 采用耦合空间的巴黎爱乐音乐厅

可以看出,E-Coustic系统建立的模型明显借鉴了采用耦合空间厅堂的双折线特征。E-Coustic系统开启后的不同使用模式混响时间的延长,主要是通过调节后期反射声能来实现的,早期衰变时间EDT基本没有变化。声能衰变曲线呈典型的“双折线”(拐点约出现在-20 dB处),即早期衰减比较快,保证高清晰度;后期衰减比较慢,保证长混响时间。

5 多功能厅成功的关键

(1)设计了一个良好的建声环境——混响时间短,且频率特性非常平直的空间。只有空间初始条件相对“沉寂”,才能对后面建立相对“活跃”的虚拟空间提供足够的裕量,毕竟电声可变混响技术只能延长混响时间而不能缩短。

(2)声音听起来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电声味”。扬声器的特性要求应该是参照了世界三大顶级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波士顿交响乐厅)的高扩散性,即覆盖角度比较大且能量比较小。三大顶级音乐厅之所以音质效果非常好,与它们的高扩散性(顶部的藻井格、墙面的雕塑等)引致的声场均匀有很大关系。

如图14所示,E-Coustic Systems采用的LSH-100是全频高输出同轴扬声器,可以提供宽广的110°覆盖。LIN-250标称覆盖角度为-6 dB120°水平/-6 dB 120°垂直。LCF-599和LCF-499频率覆盖(水平×垂直):500 Hz 115°锥形、1 kHz 100°锥形、2 kHz 135°锥形、4 kHz110°锥形、8 kHz 135°锥形。E-Coustic Systems采用的扬声器的覆盖角度都很大,最小的频率覆盖角度也大于100°,如同扩散体的宽角度扩散。由于声能经过扩散体扩散后能量均匀分散、比较小,因此,要求任意一个扬声器单独的输出信号十分微弱,一般不在人耳的声压可听阈范围内,这也就是响度G设置增加比较小的缘故。但多个扬声器输出信号的叠加效果,使得来自空间不同方向的反射声能大小和延时发生明显改变,从而达到改变厅堂音质效果的目的。

图14 E-Coustic Systems采用的扬声器

(3)没有“声反馈”和“声染色”等声缺陷。E-Coustic Systems采用专利信号处理技术,克服了将传声器和扬声器一起使用的基本物理问题——声反馈。这种专利信号处理技术就是能量的衰变,即早期声能增加比较少、后期(约200 ms以后)声能才逐渐增加。声能通过延时错位,从而有效地避免声反馈。

高频2 000 Hz以上混响时间超过2 s,人耳就能感觉到声音非常嘹亮,感觉有明显“金属音”。相对于自然声,通过扬声器出来的声能,“金属音”的感觉更加严重。因此,为了降低高频的金属音,混响时间必须要减小。从前文的图5可以看出,频率越高,混响时间越小,显然系统对高频混响时间有意做了一定削减。

爱沙尼亚的诺基亚音乐厅采用Constellation可变混响系统的测量结果(图15)和E-Coustic Systems的 高频衰减特性相同。

图15 采用Constellation可变混响系统的测量结果

6 改进建议

从图5可以看出,只有低频125 Hz混响时间与系统设置最接近,其他频率混响时间都比设定值偏小。而通常所说的混响时间一般指中频(500 Hz、1 000 Hz)混响,因此,建议取500 Hz和1 000 Hz混响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设定值。建议交响乐演出状态,在台口两侧设置两组覆盖全场的扬声器,以提高视在声源宽度ASW,其它演出状态需关闭。

选自《演艺科技》2019年第12期 杨志刚《从建筑声学的角度分析电声可变混响技术——以E-Coustic电声优化系统为例》,转载自:演艺科技传媒。

关键词: